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精讀精講

【荊楚網·地評線】東湖評論:新時代思政課建設要有新氣象

來源: 編輯:王秋實 發布時間:2024年06月04日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上,思政課建設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有新氣象新作為。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五周年之際,又一次對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為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近年來,全國教育戰線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思政課教學針對性和吸引力不斷提高,彙聚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強大力量。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就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戰略屬性、民生屬性,把思政課建設作為黨領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從政治高度、曆史厚度、哲學深度、文化溫度上全面把握,努力開創思政課建設新氣象。

2013年1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77779193永利官网本禹志願服務隊同學們回信,提出“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的殷殷囑托。2019年9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勉勵涉農高校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2023年5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勉勵大學生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台上建功立業。習近平總書記先後給農業院校師生的一系列重要回信,是農業院校思政課建設的寶貴資源,要“善用之”。

培根鑄魂 講好思政課程

堅守培根鑄魂本分,講好思政課,種好“責任田”。“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讓有理想的人寫理想”,堅持“知、情、意、行”相統一,銳意改革、全面創優,在政治引導、學理闡釋、價值塑造上下功夫,構建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内容的課程教材體系,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為内容支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力量根基,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内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把握“關鍵課程”的重大意義。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曆史時期,我們黨對思政課建設都作出過重要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後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思政課教師座談會,對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具體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強調,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辦好思政課,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但最重要的是解決好信心問題。

把握思政課教師的“關鍵作用”。我們要全面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重點把握好對思政課教師的要求,充分調動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一是講信仰。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的信念,讓信仰在教師心中紮下根,讓信仰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二是講人格。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思政課教師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赢得學生。三是講情懷,思政課教師要有家國情懷、傳道情懷、仁愛情懷,用情懷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四是講視野,思政課教師要具備知識、國際、曆史視野。

把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新,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标導向相結合,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推動内涵式發展,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吸引力。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堅持“八個相統一”,即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顯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統一。

把握“大思政課”的本質要義。“大思政課”概念,源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強調善用“大思政課”的語境。“大思政課”理念,是在如何進一步辦好思政課的要求下提出的。“大思政課”的本質要義在于思政課的形态更新、思政課堂的延伸拓展。一是堅持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二是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三是善用“大思政課”,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思政課教學與現實結合起來。

立德樹人 育好時代新人

堅守立德樹人本分,潛心育新人,種好“種子田”。“以馬為夢、以夢為馬”,引導思政課教師踐行“六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四有”好老師,着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在引導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上下功夫,引導學生向英雄學習、向前輩學習、向榜樣學習,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争做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内容融通:推進耕讀特色思政教育一體化。基于“五育融通”理念,開展耕讀特色思政教育一體化實踐,實現思政教育與思政課教學有機融合、内容融通。學校以“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為理念,堅持耕讀辦學傳統,面向現代農業發展、生态文明建設,将耕讀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探索通專融合、産教融合、知行融合“三融合”耕讀教育模式。要秉持“大思政觀”和“五育融通”理念,知、情、意、行相統一,以“讀”緻“知”、以“耕”促“行”,促進耕讀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思政教育與思政課教學有機融合,推進耕讀特色思政教育一體化,實現家國情懷、“三農”情懷涵育與專業素養教育融通,培養富有知農愛農情懷、強農興農本領的新型農林人才。

價值融通: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一體化。基于“三全育人”理念,開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一體化研究與實踐,實現同向同行、價值融通。秉持“大課程觀”和“三全育人”理念,将思政課程、課程思政與“三農”實踐有機結合,“同心”鑄魂,“同力”夯基,“同向”激勵,“同行”緻遠,通過理論講授、情境體驗、實踐鍛煉等,形成育人合力。建立教學研究工作坊,探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一體化建設,突出課程育人;建設師生融合交流平台,建設高質量耕讀場域,發揮場域浸潤、感染、熏陶作用,突出情境育人;建立思政課教師擔任一線思政工作制度和協同機制,實現理念、目标、内容、平台、人員、制度融合,突出協同育人

資源融通:推進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一體化。基于“大思政課”理念,開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一體化研究與實踐,實現聯動協同、資源融通。秉持“大思政課”理念,開門辦思政課,思政小課堂對接紅色大講堂、鄉村振興大課堂、“三農”大舞台,開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一體化研究與實踐,實現課堂内外、校地校企、線上線下等聯動協同、資源融通。充分利用“首義之城”“英雄城市”“農耕文明”等教育資源,“理論熱點面對面”“百馬宣講行動”“鄉村振興荊楚行”等平台,“請進來”“走出去”,“三農”實踐案例融入教學,“三農”兼職教師走進課堂,開展“耕讀路上”社會實踐、“耕讀同行”産業實踐、“耕讀中國”志願服務,引導學生深入“三農”一線,突出實踐育人。

發展融通:推進城鄉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基于服務鄉村振興理念,開展城鄉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與實踐,實現共建共享、發展融通。從融合城鄉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視角,以教育内容學理銜接、教育形式學情銜接、教育功能學段銜接為基本内涵,以政策、技術與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方式,建設集教育實踐、人才培養、創新研究為一體的城鄉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共同體綜合改革示範校。堅持城鄉二元主體融合、大中小學三學段貫通,完善課程研發共建、教學研讨融合、師資培養協同、實踐研學聯動、城鄉發展共享等機制,共建共享價值共同體、教學共同體、成長共同體、實踐共同體、發展共同體等“五大共同體”。

啟智潤心 講好中國道理

堅守啟智潤心本分,講好中國理,種好“示範田”。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在創新性、前沿性、針對性上下功夫,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做好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研學、宣講和傳播。

用好宣講團集中宣講、示範宣講、“理論熱點面對面”基層宣講、鄉村振興荊楚行宣講服務等平台,構建“項目式研究、團隊式備課、點單式宣講”一體化的“精讀精講”理論宣講機制,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傳宣講,讓中國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與時俱進推進思政課建設邁入新時代,是新時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之勢、應然之義、實然之舉,我們要有“事事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以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為引領,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理論遵循和方法指南,立足新時代偉大實踐,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為強國建設、複興偉業貢獻力量。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http://focus.cnhubei.com/llmj/p/18000836.html?spm=zm1033-001.0.0.1.hHNulu

作者: 程華東(77779193永利官网黨委書記、教授)

責編:王舒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