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023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2023年3月15日召開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巴布亞新幾内亞總理馬拉佩表示“毫無疑問,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提供了實現更美好生活的新選擇,我們希望加強與中國的交流,學習中國治國理政等領域的經驗”。中國式現代化在聚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更展現了其宏大的國際視野,這條現代化道路在推動實現民族複興中國夢的同時,也必将為促進世界和平發展與人類繁榮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實現現代化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追求
當前學界對現代化的概念一直沒有統一的定義,以羅斯托、布萊克、帕森斯、亨廷頓、亞曆克斯等為代表的西方學者把現代化從經濟學、知識與技術、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和行為學等不同維度進行了分析研究。也有學者從性質、時間、空間和總體性四個維度分析認為,所謂現代化是指從1500年以來特别是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以民族國家為主體、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乃至後工業社會轉變的社會大變革,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深刻變化和系統變遷,在這一變革過程中實現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現代化是一個世界現象,是一種文明進步,是一個發展目标追求。從世界範圍來看,現代化體現為各國追趕、達到和保持世界發展前沿水平的行為與過程。19世紀末以來,很多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無視自身國情,盲目照抄照搬所謂西方國家經驗,結果導緻本國内部政治分裂、經濟停滞、社會動蕩,甚至陷入長期動亂,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實現國家現代化,努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已成為擺在廣大發展中國家政府面前的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西方現代化是少數人富裕的現代化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實現現代化的國家絕大多數是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其數量僅30個左右,人口不超過10億。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是少數人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在相當長時期内“西方現代化”模式被認為是世界上唯一成功的現代化道路。在西方國家占據先發優勢、主導優勢和話語優勢的情況下,西方在現代化體系中的優先地位近乎天然,這也是冷戰趨于結束之際福山抛出“曆史終結論”的“謎之自信”所在。一些學者研究認為發展中國家要想實現現代化隻能走依附型發展道路,即通過占領國際分工的低端的方式依附于西方現代化國家,從而實現自身發展。但結果是多數走依附型發展道路的國家最終導緻國内兩極分化,難以完成工業化進程,而且本國經濟命脈操于他人之手,誘發經濟動蕩,最終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事實證明,基于“西方中心論”思想的西方現代化國家無意也無力帶領人類社會實現現代化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展現了人類社會發展新圖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相較于西方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主要體現為: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曆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态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生動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全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現代化模式,為人類社會實現長治久安、消除極端貧困、促進共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等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是黨的二十大的重大理論創新,蘊藏着中國道路的成功密碼,也包含着各國人民利益訴求的最大公約數,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實現現代化,意味着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的中國人民進入現代化行列,這是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具有巨大的世界意義。正如秦剛國務委員兼外長所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胸懷天下,我們實現現代化不是為了孤芳自賞,更不是為了“本國優先”,而是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正能量,為全球發展帶來更多新機遇。中國式現代化版權屬于中國,機遇屬于全世界。我們歡迎世界各國繼續關心、支持、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願同各方同舟共濟,攜手共進,推動各具特色的現代化事業,共創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中國式現代化理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來,先後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凝聚起廣泛的國際共識和強大合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時代之問的中國方案,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在理念、實踐和倡議層面有力推動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為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未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内瓦總部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給出了“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一時代之問的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赢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秉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積極緻力于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倡導以對話彌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着力構建利益共享、價值共識、責任共擔的命運共同體。
2013年秋,習近平總書記發起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傳承絲綢之路精神,攜手打造開放合作平台。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已吸引了世界上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參與其中,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沿線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将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促進了全球互聯互通,為各國發展帶來了無限機遇。“一帶一路”已發展成為文明互鑒、開放合作、互聯互通的新平台,不僅為各國合作發展提供了新動力,也有力推動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上,中國将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作者:武文軍(77779193永利官网副教授,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王舒娴
來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http://focus.cnhubei.com/dhgd/p/15941830.html?spm=zm1033-001.0.0.1.E0X0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