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研究生教育

【人民網·耕讀路上】探索建始絲弦鑼鼓傳承之路

來源: 編輯:王秋實 發布時間:2024年07月31日

7月21日至24日,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赴建始縣開展了一場為期四天的實踐調研活動,深入探索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與保護現狀。

專家齊聚話非遺

7月21日,實踐團隊首站抵達建始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與中心主任孫元清及絲弦鑼鼓傳承人肖遠遊、郝大林、胡明全等專家開展了面對面交流座談。

孫元清以生動的語言,向實踐團隊講述了建始絲弦鑼鼓的悠久曆史與深厚底蘊。這一融合了土家族、苗族等民族音樂精髓的藝術形式,不僅展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更承載着豐富的曆史文化信息。

建始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座談交流。唐欣怡攝

随後,幾位傳承人分享了他們的傳承故事與寶貴經驗。從家族傳承到師徒相授,再到近年來“非遺進校園”的創新嘗試,絲弦鑼鼓的傳承之路雖充滿挑戰,卻也展現出勃勃生機。

面對傳承人老齡化、市場萎縮等現實問題,幾位專家也不免流露出憂慮之情。胡明全建議通過舉辦培訓班、比賽及制作宣傳片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并參與到絲弦鑼鼓的傳承中來。

村民心聲傳四方

7月22日,研究生實踐團隊來到了建始縣長梁鎮旋龍村。村黨支部書記劉明清,與團隊成員圍繞本村絲弦鑼鼓的發展曆史及現狀進行了座談交流。

“這鑼鼓,是我們旋龍村的魂,要讓它成為我們的文化招牌!”劉明清的話語間滿是對絲弦鑼鼓未來的憧憬。

當談及絲弦鑼鼓如何成為鄉村振興的助力時,劉明清說,要通過賽事與演出吸引遊客,激活鄉村經濟。

團隊在旋龍村調研。熊小茜攝

會後,實踐團隊成員穿梭于村舍之間,用一份份問卷記錄下村民們對絲弦鑼鼓的深情厚誼。村民們渴望這份文化遺産能代代相傳,成為建始的驕傲,更期盼它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歸故土,共謀發展。

團隊成員李佳上門訪談。唐欣怡攝

傳承創新譜新篇

建始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四級調研員嚴奉江表示,面向未來,不僅要守護好這份文化瑰寶,更要通過創新讓絲弦鑼鼓煥發新生。為此,将要加大扶持力度,力促絲弦鑼鼓文化走進千家萬戶,特别是校園與社區,拓寬其傳承之路。

期間,實踐團隊還拜訪了絲弦鑼鼓的資深傳承人陳國平。在陳國平的引領下,團隊成員不僅見證了絲弦鑼鼓手稿的精湛技藝,還詳細了解了該藝術如何融入校園教育體系,以及一系列旨在創新發展的舉措。

陳國平表示,他正積極探索絲弦鑼鼓與現代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的跨界融合,力求為這項古老藝術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時吸引更多年輕一代的關注與參與。

講解絲弦鑼鼓。熊小茜攝

經數日深入探訪,實踐團隊成員對建始絲弦鑼鼓的傳承現狀與面臨的挑戰、機遇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成員栗若琪感慨道:“非遺傳承人的執着與奉獻,讓我深受觸動,決心為保護這份文化遺産貢獻力量。”舒程程承諾,将精心總結調研成果,提出針對性建議,積極推動絲弦鑼鼓的傳承與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力。

作為國家級非遺,建始絲弦鑼鼓在多方努力下,有望煥發新生,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橋梁,讓傳統文化魅力照亮鄉村振興之路。(李佳 唐欣怡 周天錦 孫新月)

來源:人民網 http://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590437600139776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