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質生産力是今年全國兩會備受關注的熱詞之一。從理論到實踐,發展新質生産力成為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論述,不僅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的創新與發展,也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發展新質生産力,要讀懂其中蘊含的辯證法,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正确處理好若幹辯證關系,善于抓住關鍵、找準重點。
進與穩的辯證法。習近平總書記去年9月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産力”的新概念,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強調,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積極培育未來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去年12月1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産力。今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産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産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2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産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産業升級的新增長點,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從“加快形成”“促進發展”“加快發展”到“因地制宜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産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體現了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辯證思維。
立與破的辯證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質生産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産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質态。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産要素創新性配置、産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産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标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産力。這些論述是在科學繼承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的基礎上,作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原創性的理論貢獻,進一步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的豐富和創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同時,也特别談到了傳統産業。他強調,“發展新質生産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産業”“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統籌推進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壯大、未來産業培育”……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到地方考察調研時多次強調新興産業與傳統産業的關系,如“一手抓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抓數字經濟、虛拟經濟,一定不要忘了實體經濟是基礎”等。這就是“立”與“破”的辯證法。去年12月,“先立後破”寫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之中,成為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行動指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論述也講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法論,傳遞了實事求是、真抓實幹的政績觀。
創與守的辯證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産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發展新質生産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适應的新型生産關系。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這些論述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有機統一,體現守正與創新的有機統一,指明了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實踐路向和創新路徑。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談到,發展新質生産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對新興産業,總書記提醒“新興産業如火如荼。對這個事,亦喜亦憂”,并進一步指出,“憂的是,就怕來個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後一哄而散”。談到鄉村振興和産業振興,他指出,“一個城市是不是就靠一業來發展,那不一定。靠幾業,靠什麼業,都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根據具體情況去定,不能下單子”。今年兩會期間,他特别強調“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後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禀賦、産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積極促進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實事求是、守正創新、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有着深刻的問題導向和現實觀照,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原則和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裡?就在科技創新上”。新質生産力源于新時代我國生産力建設的偉大實踐,是以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為引領的生産力,也是契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産力。我們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時代的硬道理。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http://focus.cnhubei.com/dhgd/p/17547911.html?spm=zm1033-001.0.0.1.vU0YXq
作者:程華東(77779193永利官网黨委書記、教授;湖北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77779193永利官网)主任)
責編: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