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精讀精講

【荊楚網·地評線】東湖評論:激發鄉村文化振興的“三大動能”

來源: 編輯:王秋實 發布時間:2024年04月08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态、組織振興。”鄉村文化振興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内容,創新鄉村特色文化,講好中國鄉村故事,培育鄉村文化人才,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強大的動力,激發磅礴的動能。

挖掘鄉土文化資源,創新鄉村特色文化

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要深入挖掘鄉土文化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隻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村落是中國農村的基本結構,千百年來,在曆史的變遷、農業生産發展和民族的融合中逐步形成了鄉土文化,鄉土文化是中華民族得以繁衍發展的精神寄托和中華兒女世世代代的智慧結晶,無論是物質的或是非物質的都是不可代替的無價之寶,其中包含着民俗風情、傳說故事、建築遺迹、名人傳記、村規民約、家族族譜、傳統技藝、古樹名木等諸多方面。鄉土文化是鄉村社會的根基,是鄉村人民的文化認同和精神紐帶。挖掘鄉土文化資源,有效保護和傳承鄉村地區的曆史記憶、傳統技藝、民俗習慣等寶貴的文化遺産,防止其逐漸消失,讓鄉土文化在鄉村地區釋放獨特魅力,提升其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吸引力。豐富鄉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增強鄉村居民的自豪感和歸屬感,促進社會凝聚力和社會穩定性。

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要傳承創新鄉村特色文化。鄉土文化根植于傳統的農業生産方式,随着社會發展環境的變化,鄉村地區的傳統生産方式和社會關系不斷發生變化,發展鄉村文化,需要将新的時代精神不斷融入傳統文化,将現代元素與傳統鄉土文化相結合,打破傳統與現代的界限,特别是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傳統文化的引領作用。首先,加強對鄉村居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高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理解。通過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組織講座、培訓等方式,增強鄉村居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和價值觀念。其次,傳承鄉村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要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内容。通過在傳統節目、藝術表演、文化展覽等形式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傳遞積極向上、正能量的價值觀念。再次,鼓勵鄉村居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進行鄉村文化創作與表達。組織文藝團隊以及設立文化工作室,創作具有新時代特色、主旋律、正能量的文藝作品,從實際出發積極推動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

創新媒體融合方式,講好中國鄉村故事

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5G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媒體融合傳播體系在不斷地向縱深發展,融媒體逐漸成為展示鄉村形象、講好鄉村故事、傳播鄉村聲音的重要力量。2022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指出要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促進鄉村文化振興。在當前已建成的媒體體系中,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最靠近農村、最接地氣、最具特色的基層媒體機構,在傳播鄉村文化中肩負着重大的責任和任務,應該發揮制作優勢、傳播優勢、聯動優勢全方位呈現鄉村文化。

縣級融媒體中心應以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深入挖掘當地文化資源,推出有思想、有情懷、有鄉土味的文化産品,打造當地獨特的鄉村文化IP,以融合媒體多種形态的強勢傳播将鄉村文化IP宣傳出去,并利用創意的方式進行營銷推廣,結合當地的地理特色、建築風格、傳統圖案等元素,設計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标志、口号等,打造獨特的視覺形象,讓當地文化IP具有辨識度和吸引力。縣級融媒體中心具有發布渠道多、傳播速度快、受衆覆蓋廣的特點,通過“報網端微屏”對鄉村文化進行多形式和個性化傳播,提高傳播内容的生動性和吸引力,進一步探索受衆群體,通過設置評論區、線上活動、線下展覽等方式,讓受衆與當地文化IP進行互動和參與,可以邀請受衆分享自己的故事、參與創作活動,增加受衆的參與感和歸屬感。縣級融媒體能促進各方資源的整合和協同合作,通過與縣級相關部門、鄉村文化組織、社區、村委會以及非政府組織、志願者團隊、文化協會等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共同講好鄉村故事,組織專題活動、合作報道、聯合推廣等,擴大精品鄉村故事的影響力和傳播範圍。

培育鄉村文化人才,增強鄉村文化認同

增強鄉村文化自信,促進鄉村文化振興,關鍵在人。一方面,要激發農民主體性意識,使農民自主參與鄉村本土文化建設。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向農民傳達他們在鄉村文化傳承和發展中的重要角色,組織文化知識培訓、座談會、講座等形式,向農民介紹鄉村本土文化的價值和意義,激發他們對本土文化的興趣和認同感。鼓勵農民參與鄉村文化發展的決策過程,建立農民代表機制,讓農民能夠參與到鄉村文化項目的規劃、設計和決策中,提供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增強他們的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為農民提供展示和發展才華的機會,組織鄉村文化活動、比賽、展覽等,讓農民能夠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才藝,增強他們對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開展鄉村本土文化人才培訓,為農民提供相關的培訓課程和技能培訓,尤其是對優秀傳統文化、鄉土知識、藝術表演等方面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培訓,提高他們在鄉村文化傳承和發展中的專業水平和能力,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和創新能力。

另一方面,要吸引外來人員參與鄉村本土文化建設。積極宣傳鄉村本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通過各種渠道和媒體,向外界展示鄉村文化的獨特之處和發展潛力,吸引外來人才的關注和興趣。同時提供外來人才參與鄉村本土文化的機會,組織文化交流活動,讓外來人才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藝和技能,與鄉村本土人才進行交流和合作。制定相關政策,為外來人才提供優惠和扶持,如提供住房補貼、創業支持、稅收優惠等,吸引他們來鄉村從事文化工作,促進鄉村文化的發展,幫助外來人才融入當地社區,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如慶祝活動、志願者活動、文化節慶等,讓他們與當地居民共同參與、互動和合作,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交流。構建外來人才與本土居民之間進行文化交流與共享平台,組織文化展覽、藝術表演、技能培訓等活動,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相互學習、交流和合作,促進文化的融合與創新,開展合作項目,在文化創意、農業生産、社區服務等方面進行合作,通過共同的努力,促進當地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承。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包括教育、醫療、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改善,提高外來人才的生活質量,增加他們留在鄉村的意願和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鄉村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根脈,文化的興衰離不開鄉村文化,鄉村振興,文化先行。創新鄉村傳統文化、講好中國鄉村故事、培育鄉村文化人才,相互關聯、相互支撐,激發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巨大動能,共同構建起一個繁榮、美麗的鄉村文化新時代,讓新時代的鄉村文化綻放瑰麗華彩。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http://m.cnhubei.com/dhgd/p/17687636.html

作者:雷玉明(77779193永利官网副教授) 楊雨貝(77779193永利官网碩士研究生)

責編:王舒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