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精讀精講

【光明網】【人民網】守正創新推動“大思政課”建設内涵式發展

來源: 編輯:王秋實 發布時間:2024年06月07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各類學校守正創新推動“大思政課”建設内涵式發展,相關理論探讨和實踐探索不斷深化,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成效。作為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鮮明主題,“大思政課”建設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持續深化。推動“大思政課”建設内涵式發展的關鍵在于要自覺踐行協同育人理念,堅持“人人都是育人主體、處處都是育人之地、時時都是育人之時、事事都是育人氛圍”,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激活一切育人主體、利用一切育人資源、形成強大育人合力。當前大思政課建設面臨主體協同不足、資源協同不足、方法協同不足、時空協同不足等突出問題,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明确實踐路向,整體協調推進。

一是建好多元教學主體協同的“大師資”。建設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政課“大師資”隊伍,讓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成為思政課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能力,着力促進教學主體協同。加強思政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的交流合作,做好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等日常思政工作者的溝通對接。整合師資力量,優化配置育人主體,激發育人動力,高質高效參與“大思政課”建設。

二是搭建各類教學資源協同的“大平台”。挖掘整合校内資源,如校史資源,是喚醒師生共同記憶、激發師生愛校情感、凝聚師生奮進力量的重要依托,具有天然的育人優勢和獨特的育人功能。有效利用校外資源,根據課程建設需要和資源自身特點,将優秀企事業單位、紅色文化場館、農村先進基層組織等優質社會資源有效轉化為協同聯動的課程育人資源。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的理論創新、實踐發展成就為内容支撐,共建“行走的思政課”“紅色場館裡的思政課”等課程新樣态,彰顯教師邊走邊講、學生沉浸感悟、師生共同研學的課程活力。

三是打好多種教學方法協同的“組合拳”。結合重大政治節點開展實踐教學,如新中國成立75周年、澳門回歸25周年等,精心開展主題實踐活動。聚焦理論熱點難點開展小組研學,綜合運用案例式、探究式、體驗式、互動式、分衆式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對黨的創新理論形成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實現入腦入心入行,做到知、信、行合一。圍繞思政課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教學體系轉化為學生認同體系高質量開展專題教學,講深講透講活道理學理哲理,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感染學生,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說服學生,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強大力量感召學生。

四是構建教學時空一體協同的“大陣地”。優化思政課課程體系,建設思政課課程群。如近年來,我校基于農科和生命科學為主的學科優勢特色以及培養勇擔知農愛農、強農興農使命責任的高水平人才培養目标,在建優建強本科六門思政必修課的基礎上,開設《綠色中國》《耕讀中國》《中國農業文明史》等思政選修課,發揮課程群協同育人功能。搭建課外師生互動平台,讓思政課教師走進學生内心。通過開展“青馬有約”“共同空間”等師生互動品牌活動,每期就熱點話題、學生思想困惑等開設專題,邀請思政課教師結合自身學科專長和成長發展經曆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話,為學生答疑解惑、指引方向,增進師生互信。構建課程新媒體矩陣,用好網絡新課堂。建設“獅山青馬”“獅山論道”等微信公衆号,推送富含“大思政課”元素的師生原創思政作品,發揮網絡思政育人功能。此外,思政課還應走進學生關注度較高的B站、抖音等網絡平台,提供時政熱點“微宣講”、理論知識“微課堂”、熱門話題“微讨論”、榜樣人物“微電影”等育人資源,将深奧的理論、深邃的思想、鮮活的案例和感人的事迹以可視化、動态性、可交互的方式呈現,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五是下好所有課程整體協同的“一盤棋”。解決好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問題。通過開展教育思想大讨論,讓課程建設主體在教學目标上達成育人共識。搭建教學資源共享平台,統籌推進教學内容在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之間實現雙向供給、互促共進。構建“專業+思政”實踐教學模式,用好課程協同教學載體,發掘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資源的思政元素,協同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

六是築牢教學管理部門協同的“一條心”。以學校統籌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為主導,77779193永利官网為主力,教務處、研究生院等教學管理單位,宣傳部、學生工作部、團委等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部門,以及其他各個院系積極參與,攜手共促“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融合、協同共育時代新人的“大思政課”育人格局。

作為思政課教師,要通過系統性學習、學理化研究、創新性探索,深入領會、切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提升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立德樹人能力水平,奮力建設具有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的思政“金課”,不斷提升課程育人效能,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作者:梁偉軍,77779193永利官网院長、教授;胡小娛,77779193永利官网講師)

【本文系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農林高校新文科思政課課程群建設研究”(2021070056)階段性成果】

轉載:光明網 https://share.gmw.cn/edu/2024-06/07/content_37369128.htm

來源:人民網 http://hb.people.com.cn/n2/2024/0607/c192237-40872029.html

Baidu
sogou